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活動周、中國作家益陽文學周系列活動在益陽已經圓滿落下帷幕。連日來,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落成揭牌,益陽市被授予“文學之鄉”榮耀牌匾,王蒙獲頒入會中國作協15946天“專屬紀念牌”并講授“清溪一課”,湖南省內4所“高校學子組團來益讀書打卡”,“文學賦能鄉村振興”座談會,“文約清溪”采風,“文學名家進校園”,文學照亮生活——中國作家“文學公開課”等系列文化大餐輪番上演,將活動演繹成一道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。
\r\n
“做人民的學生”的理念在益陽扎根。本次中國作協作家活動周、中國作家益陽文學周系列活動緊緊圍繞“做人民的學生”的主題,號召廣大作家在火熱的生活中,在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、體驗、書寫,發現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創作靈感和鮮活素材,獲得精彩的故事、豐富的情感和生動的語言。廣大作家朋友堅持“做生活的在場者”,虛心向人民學習,真心“做人民的學生”。他們追尋立波足跡、感悟先生情懷,行走田間地頭、見證智慧農業,校園傳經講課、企業學習調研,開展文學志愿服務、探索支部結對共建,把文學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實處、扎根益陽。90高齡的“人民藝術家”王蒙親授“清溪一課”,親自上門看望鼓勵資助7年的安化學子,以實際行動踐行“為人民書寫、為人民抒情、為人民抒懷”的創作理念,還為本報欣然題字“益陽是個好地方”,熱情寄語廣大文學愛好者“做人民的學生,在生活中深造”。“只要文學還在,青春永不退場”。先生以90歲的高齡走進基層、走近人民、感受生活,以“能寫一天就寫一天、能寫一個小時就寫一個小時”的信念,把“愿意為文學做力所能及的一切”的家國情懷詮釋得淋漓盡致,是當之無愧的“人民藝術家”。
\r\n
“文學賦能鄉村振興”的使命在益陽傳承。益陽這片土地厚重的文化積淀,孕育了秀美的湖光山色,涌現了一代代名人俊杰。70年前人民作家周立波回到家鄉,滿腔熱情投入農業合作化運動。先生以清溪生活為原型,筆耕十年寫下了被世人傳頌的《山鄉巨變》等文學巨著,留下了“為人民創作、為時代放歌”的寶貴精神財富。近年來,清溪村立足“城市文化主題公園、智慧鄉村展示平臺、田園養生體驗基地”的發展定位,以文學賦能鄉村振興,著力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區,形成了以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的“清溪標桿”。益陽突出示范帶動、標桿引領,更是把文化振興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“鑄魂”工程,堅持以文鑄魂、以文興業、以文聚才、以文促建、以文強基,在積極探索、守正創新中,形成了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的“益陽模式”。“書香清溪”品牌越叫越響,“文學益陽”名片越擦越亮,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清晰可見,鄉村振興新畫卷徐徐展開。中國作協系列活動的集中加持,“文約清溪”品牌的匠心打造,央媒省媒的大力推介,“文學清溪、文旅清溪、文明清溪”精美名片早已聲名遠播,清溪村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振興高地、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樣板、共同富裕的典型、新時代山鄉巨變第一村,益陽成了舍我其誰、非我莫屬的“文學之鄉”。
\r\n
“文學之鄉”的顏值擔當在益陽綻放。中國作協的系列文學活動為何連續兩年青睞益陽,正部級中國作協領導為何連續兩次打卡清溪,“文學之鄉”的金字招牌為何偏偏鐘情益陽?益陽深厚的文化底蘊,“崇文尚義、通達超越”的傳世之風,享譽文壇的“三周一葉”,早已給“文學之鄉”做了最好的注腳。莫應豐《將軍吟》、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《暴風驟雨》等一批大家大作,更使益陽成為一個備受文化浸潤、充滿文學力量的地方。中國作協“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”“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”,去年在益陽聯袂推出,更是開啟了益陽新時代推動文學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。益陽以此為契機,一批具有蓬勃活力的文學新人尋訪前輩足跡,踐行人民理念,創作了一批聚焦時代主題、飽含泥土芬芳的精品力作,收獲了一批既叫座也叫好的人氣大獎。30多個名家書屋的精彩亮相,“文約清溪”主題活動的持續推出,文藝名家走基層、文學作家清溪行、高校學子組團讀書打卡,成為清溪乃至益陽一道亮麗風景。
\r\n
中國作協副主席、中華文學基金會理事長徐貴祥在參加此次活動時說:“益陽的風是文學的風,益陽的地是文學的地。”文學對益陽的厚愛,益陽對文學的親近,讓文學成為益陽當之無愧的顏值擔當,必將為助力鄉村振興、鼓舞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貢獻更多文學的力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
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:"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"、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、"益陽電視新聞網"的所有作品(如文字,圖片和音、視頻稿件),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
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: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,違者追究責任
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
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和我們聯系。新聞糾錯:80085816@qq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